警惕短视频的负面影响
1 充斥着短视频的生活
你自己刷短视频的场景有哪些?
我猜有半躺在沙发上,午后的办公椅上,公园的长椅上,甚至刷牙洗脸的洗手间里也可能成为刷短视频场所。
刷的短频内容有哪些?
这几乎是包罗万象,多到令你惊讶,衣食住行,国家大事,育儿保健,歌舞旅游等等等等。
以上这两个杀手锏就可以俘获大部分人,为什么呢?
1分钟左右的内容*随处可见的时间空隙>>无限的打开场景
1分钟左右的内容*包罗万象的内容>>总有一款内容适合你
这样稍不小心就可以陷入的打开陷阱,很难让普通人逃脱短视频的魔爪。
2 悄悄扼杀你的时间
刷短视频的时候是不是时间过得特别快,即便某些APP有时间的提醒,你也会忽略,根本停不下来。
你为什么停不下来呢?
原因在于短视频的奖赏体系,一旦你打开短视频几秒钟的视频就可以刺激你的大脑产生多巴胺,并且这种上翻下翻,点赞,评论和收藏的简单操作,还给你了虚假的掌控感。于是你持续地刷下去。
那如何停下来呢?
对不起,真的停不下来,当你不刷的时候,多巴胺就会停止分泌,你就会焦虑,空虚,这迫使你再次拿起手机继续刷下去。
结果是,你发现你每天大量的时间都被浪费到了各类短视频的平台上去了。
短视频------当代最大的时间黑洞
3 悄悄改变着你的大脑
当你半躺在沙发上,惬意的刷着短视频的时候,只要这个短视频吸引你,那这个短视频就在刺激你的大脑进入了播放模式,记住这个播放模式。播放模式会使得你的大脑放松警惕,此时你的大脑会极其容易接受任何信息并且毫无防备。即便你自己是个极其理性的人,也会接受大量不合逻辑,极不理性的结论。
视频制作者会利用这个大脑的漏洞,向你植入他们想植入的观念和内容实现对你的操控。不仅如此,这个大脑漏洞还是所有其他大脑漏洞的枢纽入口。
你大概不知道,直播带货究竟为何会如此火爆地吸引着大量的商家不惜重金也要播下去。原因是在直播带货的时候,通常会给你一个通过短视频建设好人设的博主,这个博主已经通过无数的视频训练了你的大脑,他成了你的熟人,你的大脑自然会放松警惕。这个熟人说的每一句话,你都会深信不疑。这样他就开始植入任何逻辑和结论实现操控,此时,你可能还有点残存的理性,我为何要买你这个商品呢,你这商品有点贵,我可能暂时不需要。这个时候,杀手锏来了,放出少量性价比极高的商品让你们抢,你没抢到,不要紧后面还有别的。在这个过程中再次训练你的大脑接受这种模式,你的大脑并不会判断哪件商品性价比高不高,只会变成这种逻辑:熟人给的商品都是性价比都很高,我要抢,我要抢,我要抢。这就是你为何在直播之后非常后悔:我为什么买了这么多无用的商品呢?
总结一下短视频和直播的操控大脑的套路:
短视频的套路:你刷到了你感兴趣的话题>大脑进入播放模式>开始给你植入你认同的观念>开始训练你的大脑>开始植入他们的观念。
直播带货的套路:你刷到了你感兴趣的话题>大脑进入播放模式>开始给你植入你认同的挂念>开始训练你的大脑>打造人身设成你认同的熟人>直播用高性价比商品训练你的大脑学会抢抢抢抢>大脑进入播放模式>让你买到他想推荐给你的商品>你开始后悔,空虚,继续刷短视频>循环往复。
在你在短视频和直播中不能自拔的时候,你的大脑结构也开始悄悄发生变化。
系统一开始频繁工作,系统二开始经常不工作,大脑前额叶皮层不再活跃,你开始变得固执,认知开始退化。
警惕短视频给你带来的大脑退化
4 悄悄改变着社会的运作方式
当短视频和直播可以让大部分手机用户欲罢不能的时候,社会的运作方式也在悄悄地改变。人们的注意力逐渐地从微博,微信这种图文类的媒体挪开,开始逐步向短视频聚集。商家也十分聪明,开始将各种资源向短视频和直播聚集,并且加大投入。
以往的图文方式,虽然不断的试图让用户变得不理性,但是毕竟是图文,图片在不断的唤醒大脑的系统一,但是文字还是不断唤醒系统二。这使得以往的微信和微博实际上还是系统一和系统二参半的,因此经常会出现非理性者和理性者的辩论,对撕。这其中的代表就是:罗永浩与方舟子的对撕,崔永元与方舟子的对撕等等。这也使得,微信和微博中发表观点和参与观摩的用户相对受教育程度较高。大家对撕还使用相对文明的方式进行。
但是,到了短视频和直播的方式,用户基本都是一边倒,一小撮极其明智的制作者在操控一大群用户。商家,MCN公司等等更容易通过这种方式操控用户,甚至发展出私域,通过全方位的陷阱来操控。合法的方式就是带货,打赏等等,踏入边缘的做法也会很多,这里不讨论。
短视频这种操控与被操控的方式,对社会产生了非常多的影响。大家现在对于街上随处可见的视频博主拍摄过程也并不少见多怪。无论是互联网企业还是传统企业都开始掌握了流量密码,都可以博得大量流量和关注。人们讨论更多的话题都是从段视频而来。
这就使得你更像是站在一个四面斜坡的金字塔上,无论朝哪个方向走,都是陷入了短视频和直播的陷阱。
5 那如何跳出短视频的陷阱
如何跳出短视频陷阱呢?这个也是极其困难的。但是,还是有方法的,我也在探索,我这里有几个关键点,大家可以参考。
坚持多做的内容:
学习佛学,佛学有许多促使我们思辨的内容,经常会让大家思考:我是谁?我在干什么?这些是什么?把你从播放模式解救出来。
中高强度运动,中高强度运动时,大脑几乎难以思考其他问题,更多的把注意力集中在控制身体,让身体继续坚持下去上。运动后中高强度的学习是可以促使脑神经细胞再生的方式之一,另一个是挨饿。
以文字为伴,那就是看书,学习和写作了。其实更重要的是写作,写作的时候可以迫使我们理性思考,启动系统二。写作还可以通过想象来训练大脑前额叶皮层使其变厚。
坚持少做的内容:
聊天,适当的聊天可以启发思考,而过多的聊天也会使得大脑进入:聊天机器人模式,要警惕这个大脑的bug。
斩断视频的触点,至少减少,方法很多,比如:避免谈论视频,卸载短视频软件,不点开他人的视频内容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