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声龙“Web3.0挑战与风险”专题闭门研讨会召开
原标题:中科声龙Web 3.0挑战与风险专题闭门研讨会召开
5月12日下午,由中科声龙主办的Web 3.0挑战与风险专题闭门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会议邀请产业界代表、学术带头人、生态合作伙伴和第三方机构共同深度探讨,以期尽快明晰Web 3.0产业潜在的风险挑战,引导这一新兴领域朝向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中, Web 3.0 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期待。作为第三代互联网,Web 3.0是一个全新的技术和产业体系,将对整个互联网及数字化、智能化的核心技术、产品与解决方案带来新的变革。围绕Web 3.0可能存在的技术漏洞、数据安全风险、资本垄断、伦理道德等议题,与会嘉宾展开了热烈讨论。
研讨会上,中科声龙行业研究员Sebastian首先介绍了SUNLUNE的相关研究与技术成果,特别是就中科声龙的Web 3.0商业模式进行了介绍,探讨了浸入式互联网、元宇宙、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众多全球创新商业模式,并就Web 3.0技术在这些应用场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交流。
中科声龙市场负责人Victor表示,元宇宙是下一代互联网,Web 3.0则是下一代互联网的精神内核,未来Web 3.0生态将愈加繁荣,承载的价值也更加可观,触及的人群更为广泛,充满机遇的地方也必然充斥着风险。但风险永远无法阻挡时代的脚步,数据保护机制必将发挥更为突出的贡献。面对未来的风险与挑战,他提到,当前中科声龙的技术生态已涉及隐私计算领域,中科声龙将通过自身多年积累的芯片设计经验,积极赋能Web 3.0数据治理,为 Web 3.0 生态安全保驾护航。
在自由研讨环节,与会专家就Web 3.0与元宇宙的关系、平衡创新与监管、数字经济发展的新机遇等问题也展开了深度讨论。
作为Web 3.0业态的先行者与开拓者,中科声龙在3D存算一体算力芯片领域领先全球,并致力于提供一流算力、驱动Web 3.0时代的新浪潮,让信任变得更简单。未来,中科声龙还将定期召开高频次、小规模的主题研讨会,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展开跨学科、跨行业、跨领域的科技人文对话,凝聚社会各界共识,深化对前沿科技的认知,加速产业链、价值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
什么是 Web3 ?
Web3,又称为 Web3.0,是由以太坊加密货币的联合创始人之一 Gavin Wood 在 2014 年提出的,但其中许多想法直到最近才被实现。从那时起,它已成为与下一代互联网有关的任何事情的统称。
Web3 也被称为语义网(Semantic Web ),因为通过促进对用户元数据的解释,Web3 可以提供一个更加个性化的界面。承诺将隐私和数字身份还给用户,同时由于 NFTs 和 dApps,实现了新的互动水平。区块链技术在 Web3 中汇集了 Web1 和 Web2 的精华。
Web3 在我们目前熟知的互联网基础上增加了:可验证(Verifiable)、无需信任(Trustless)、自我管理(Self-governing)、免许可(Permissionless)、分布式和健壮(Distributed and robust)、有状态(Stateful)、原生内置支付(Native built-in payments)等特征。
Gavin Wood 和那些支持 Web3 概念的人声称,Web 2.0 是由大型技术公司控制的,这反过来又取决于监管机构,监管机构可能会或可能不会有效地维持公众对互联网或数据安全的信任。Web3 它不需要我们将个人信息交给 Facebook 和 Google 等公司才能使用他们的服务。网络将由区块链技术和人工智能提供支持,所有信息都发布在区块链的公共分类账上。
Web3 已经成为一个新的,更好的互联网愿景的统称。Web3 的核心是使用区块链,加密货币和 NFT 以所有权的形式将权力还给用户,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去中心化。
Web 的发展历程
Web 的演进通常分为三个独立的阶段:Web 1.0,Web 2.0 和 Web 3.0。前面我们已经介绍过了 Web3.0 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下 Web1.0 和 Web2.0。
Web1.0 (1990-2004)
第一个公开可用的互联网版本——万维网,被称为 Web 1.0。它可以追溯到 90 年代初,主要由通过超链接连接的静态网页组成,如1999年的雅虎主页。万维网的协议最初由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于 1989 年,在日内瓦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产生。他的理念是:创建开放、分散的协议、允许从地球上的任何地方共享信息。
1999年雅虎主页
Web 1.0 是 Web 的第一次迭代,Web 1.0 大约从 1991 年持续到 2004 年。Web 1.0 主要是公司拥有的静态网站,大多数参与者是内容的消费者,创作者通常是开发人员,他们构建的网站主要包含以文本或图像格式提供的信息。用户之间的交互几乎为零,个人很少制作内容, 导致它被称为只读网络。
Web2.0 (2004-now)
Web 2.0 时期始于 2004 年社交媒体平台的出现。公司不再向用户提供内容,而是开始提供平台来共享用户生成的内容并参与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互动。许多应用程序的构建方式可以轻松允许任何人成为创建者。如果你想创造一个想法并与世界分享、如果您想上传视频并允许数百万人观看,与之互动并对其进行评论,你都可以轻松的实现。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上网,少数顶级公司开始控制网络上产生的不成比例的流量和价值。Web 2.0 也催生了广告驱动的收入模式。虽然用户可以创建内容,但我们并没有拥有它,也没有从它的商业化中受益。
我们大多数人主要体验了当前形式的 Web,通常称为 Web2。你可以把 web2 想象成交互式和社交网络。此时的网络不再是只读的,而是演变为可读写的。
什么是Web3.0,与当下Web有什么区别,在未来真的能实现吗?
近几年Web3被炒得火热,但是大部分人可能还不清楚什么是Web3,今天就让w3cschool编程狮小师妹带你了解下Web3是什么?与我们熟知的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