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如何快速入门Web3.0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Web3发展正值黄金机遇期。就像上一期跟大家聊到的,未来Web3将会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如今Web3已经吸引了一大批群体入局。那么,未入局Web3的人又该如何抓住机遇呢?今天聚象科技和大家分享一下普通人如何快速入门Web3.0。Web3.0的形势在入门Web3.0之前,我们应该先了解下当前Web3.0的形势:(1)资本从涌入到退场,Web3求职不再成为热门。在2022年,Web3一度被捧上神坛,而在当下的求职市场中,Web3求职不再火热。回顾去年,互联网行业凛冬将至,大厂裁员潮愈演愈烈。而Web3赛道随着国家政策与资本支持,发展一片大好前景。但不过短短一年时间,随着NFT走下神坛,LUNA和FTX的崩塌等原因让Web3的热度就不断下降,也开始出现了裁员潮。目前的Web3一半在缩招,一半在裁员,显然,Web3也不再是互联网大厂人跳槽的好去处。(2)Web3一夜暴富的神话破灭在前几年,我们总能听到币圈那些90后甚至是00后一夜暴富神话,但如今,Web3一夜暴富的神话破灭。我们都知道,那些试图以高额回报吸引投资人入局的非法行为,最终都会被绳之以法,而依旧寄希望于通过购买NFT一夜暴富的消费者和投资人,也会像韭菜一样被镰刀们无情收割。这一外部环境也在预示着,绝大多数Web3的创业者和年轻人都在谨慎观望,伺机等待下一个热点。(3)Web3前景依旧上面提到Web3的形势看似令人堪忧,但我们也不必对Web3太过悲观。当我们看互联网发展历史便可知,互联网发展到2000年的时候,还被认定为泡沫破灭时刻,而发展至今,互联网却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再来看Web3,和互联网发展一样,Web3发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必然会受到重重障碍。但目前我们要有一个共识:Web3所具备的去中心化特点,将改变我们的生产关系和商业模式,在方方面面影响我们的生活,我们还是要对Web3的未来充满信心。除了需要对Web3内容进行系统学习,我们还需要知道,在Web3赛道,我们该如何找到适合我们的岗位?我们将Web3领域工作岗位进行一个划分,主要从产品、技术和运营的方向来分析。如何在Web3赛道找到属于你的机会?首先,我们要通过公开学习和分享,融入Web3的圈子,让更多人看到;其次,我们要学会识别哪些是自己擅长的,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最后,我们要充分利用自身所具备的技能和优势,然后寻找与之相关联的岗位。假设你出身产品经理,那么你就可以着重寻找你过往的垂直领域和Web3相结合的产品岗位。Web3可以应用在社交、游戏、投资、支付、娱乐、创作、教育等诸多领域的,如果你曾经是游戏的产品经理,那么你可以寻找Web3的游戏平台;技术和运营出身的人,同样用这种方式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总的来说,Web3领域正在不断拓展和发展,未来还有很多机会和挑战。如果你想对Web3有更全面的了解,那就行动起来吧,先从入门开始,然后寻找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
上一篇
近日,2023香港Web3嘉年华正如火如荼开展当中。在此次嘉年华的主会场上,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发表开幕演讲时表示,现在是Web3发展的黄金机遇,也是惊心动魄的时刻,区块链技术的兴起,让互联网已经进入Web3时代。
是的,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Web3发展正值黄金机遇期。就像上一期跟大家聊到的,未来Web3将会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如今Web3已经吸引了一大批群体入局。那么,未入局Web3的人又该如何抓住机遇呢?这一期,小编跟大家分享一下Web3.0的入门指南,让我们普通人也能快速入门Web3.0。
Web3.0入门:普通人也能看懂的入门指南
-
下一篇
作者 | Peter Kafka
译者 | 核子可乐
策划 | 刘燕
Web 3.0究竟是什么?怎么就迷得整个硅谷为之疯狂?
2021 年 11 月 4 日,纽约时代广场的广告牌上赫然出现了 NFT——即不可替代代币。在行业大会 NFT.NYC 召开期间,NFT 的宣传影像一直在时代广场上滚动播放。
我们的数字世界正如何变化、又将如何改变我们每一个人?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有人说 Web 3.0 是个纯纯的骗局。
也有人说 Web 3.0 是个改变世界的机会,有望重塑互联网的面貌,帮助人们从行业巨头手中重夺主导权。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Web 3.0 肯定能让一帮人赚到大钱,但也会有一些人因此赔得倾家荡产。
说了半天,如同没说。
但事实上,Web 3.0 也的确很难定义。在我们看来,Web 3.0 其实代表着一个新的点子,一种混合了争议、乐观倾向、困惑、神秘主义与纯粹猜想的理念,因此拥有几乎无穷无尽的想象空间。
你可以认为 Web 3.0 代表着对互联网的根本性改造;也可以说 Web 3.0 只是又一个击鼓传花式的诈骗游戏,只能帮有钱人再收割一波韭菜。
每一天,都有无数关于 Web 3.0 的内容涌来,想躲都躲不开。
抛开种种争论,如果大家只跟投资者、企业高管或者是科技工作者交流,他们的观点倒是出奇的统一——他们已经接受了 Web 3.0 的概念,并相信里面确有值得发掘的价值。虽然最近几周全球股市都在一路走低,科技行业受灾尤其严重,但大家对于 Web 3.0 似乎仍有兴趣、也仍有信心。
就在本周,YouTube 公司 CEO Susan Wojcicki 就宣布 Web 3.0 代表着以往根本无法想象的巨大机会,能够帮助创作者与粉丝建立起联系。就在同一天,她手下的两位高管宣布离职,决意投身……Web 3.0 产业。
看着这帮有钱人来回折腾,属实让人气不打一处来。就在上个月,Elon Musk 刚刚跟 Jack Dorsey 合作,决定拉上硅谷最著名的风投大师 Marc Andreessen 和 Web 3.0 倡导者 Chris Dixon 一起搞事。
只要有波动、就会有机会,但到底是收获的机会还是破产的机会,那就说不准了。
风险投资人 Marc Andreessen 在 2016 年于旧金山召开的 TechCrunch 大会上发表讲话。
2016 年,时任 Twitter 公司 CEO 的 Jack Dorsey 在迈阿密召开的加密货币会议上讲话。
风险投资人、Web 3.0 领域为数不多的杰出女性之一 Li Jin 解释道,Web 3.0 与财务价值有着内生联系。正是因为讨论 Web 3.0 总是离不开「钱」这个核心,才让人们对这个概念生出了抵触的情绪。
但对于经历过科技行业起起落落的老鸟,也有不少人对这些问题早已泰然处之。科技浪潮一波波孕育了多少有趣的东西、闪耀的点子——大家用来看这篇文章的网络浏览器就是其中之一。没错,冲动上头的时候,我们确实向愚蠢的事物砸下不少钱,但在泡沫破灭之后,总还是有那么点遗产能归我们所有、甚至转化成名实相副的巨大价值。
所以,年仅 25 岁、产品设计师出身的初创公司 CEO Tina He 可能是对的。六个月前,她参与创立了 Station 公司,希望打造一个连通全球企业雇员的 Web 3.0 版本 LinkedIn。根据她的想法,Station 不再依靠一份可怜的简历向未来的雇主或同事证明你,而是通过技术手段将你的工作经历浓缩成全面、可靠的证据,帮助企业真正根据产出评估你的人力价值。
她认为 Web 3.0 是个宏大的构想体系,足以改变她自己乃至全人类的生活方式。
这里蕴藏着巨大的机会,让人们有望超越时间、空间与财务水平的限制,自由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在 Web 3.0 中,人们不再需要被动接受自己被赋予的身份、而是根据实际产出为自己争取身份。
乐观,太乐观了。这种美好的预期听听就行,可以算是互联网时代下的童话故事。但在我生活的现实世界里,同样乐观的家伙确实不少。正因为如此,一大批已经拥有丰厚薪酬的技术人员才放弃成熟的 Web 2.0 岗位、义无返顾地投身于 Web 3.0 大潮。
但我没那么乐观,所以我一直在以谨慎怀疑的态度探索 Web 3.0 的真相。先说一句:我还没探索出来。但在此期间,我接触到不少非常聪明、甚至可以说是有思想的人们,他们是真心相信 Web 3.0。所以接下来,我们不妨通过几个问题看看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
Web 3.0 究竟是什么?
从本质上讲,Web 3.0 是利用加密货币与区块链对全球计算机网络进行的一场重塑。依托于这两项技术,未来的互联网无需人工干预或集中监督即可相互通信,并完成交易的验证与记录。
区块链技术已经拥有十几年的发展史,但大多数人一听到这个词,首先想到的就是比特币。诞生于 2009 年的比特币确实是跟区块链关系最密切的数字货币,但它的用途至今仍然有限——最大的功能就是买进买出,让你体验过山车般的资产震荡快感。必然承认,比特币的价格表现还是给力的:2014 年时,一枚比特币还只值 400 美元,但如今虽然跌至历史最高点的六成,一枚比特币仍然值 38000 美元。
区块链的情况也差不多,能用、但用处不大,而且主要集中在交易层面。除了数字代币之外,我们还能在区块链上交易数字艺术品、数字土地或者其他少数游戏物品。所以在新闻上,我们才会看到有人花 6900 万美元买下一幅数字拼贴画,或者有人一时脑抽、把价值 30 万美元的卡通画用 3000 美元卖掉。对了,还有边玩边赚钱的用途,套路跟以往的网游打宝卖钱差不多,也是把数字商品换成真金白银。
Web3.0是互联网的未来,还是一个「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