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0的核心基础设施应该是怎样的?
随着DeFi、GameFi、NFT、DAO和元宇宙等概念的兴起,大家对Web3.0的呼声越来越高。而目前关于Web3.0的核心基础设施也在逐步完善,那么Web3.0的核心基础设施是怎么样的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Web3.0。Web3.0是从Web1.0和Web2.0进化而来的,简单的说,Web1.0就是我们最早期的互联网门户网站,比如说雅虎、新浪等,普通大众只能去看上面的内容,不具有创作权限,赚钱的只是网站。到了Web2.0,也就是我们目前所处的互联网阶段,普通大众也可以自由创作内容了,从而获取粉丝和内容经济。但是Web2.0具有很大的局限,就是用户创作的内容经济很大一部分都被平台分成了,并且用户的帐号实际被平台控制着,也就是平台说了算。到了Web3.0 时代,网络的自由度将会更高、个人资产实际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我认为Web3.0的核心基础设施应该具有更高的开放性、更强的参与度和互操作性。
开放性导致的去中心化是Web3.0的基本精神,比如说我们使用某些服务,不再具有准入门槛,不用再一个个地去注册账号,完成KYC认证,直接使用钱包地址就能绑定个人ID。更高的开放性将使用户充分发挥自主创造力和主动性。而互操作性则是保证开放性的前提条件,也就是Web3.0的数据是互通的,各个产品能像搭积木一样互相组合,解决了巨头垄断带来的数据和资产安全问题。
无论哪个阶段,任何的互联网行为都离不开云计算服务,离开云计算就是在玩单机游戏。所以Web3.0最核心的基础设施当属去中心化云计算。去中心化云计算不仅解决了目前Web2.0阶段从隐私问题和单点故障风险,到巨头垄断的问题,而且通过将计算节点分布在世界各地,不需要建立大型的数据中心,因此更加符合碳中和的理念。同时,由于计算节点分布广泛,在处理比Web 2.0的时代更庞大的数据时,去中心化云计算会在离用户最近的物理节点处理发起的请求,计算的延时性极低,在元宇宙、GameFi等对响应速度要求较高的场景有着天然的优势。
搭建在Cosmos之上的CUDOS是目前走在前列的项目之一,其链间通信(IBC)协议让我们能实现资产和数据在不同区块链之间的转移。与同类项目相比,CUDOS的算力来源是全球各个地区的闲置设备,目前在全球拥有并发设备超3.5万,总算力超过50万万点算(TFLOPS)。团队来源于英国,目前已经实现稳定盈利并获得了超过1000W英镑的风投,和芯片巨头AMD有密切合作。官方推特、微博每周都会更新开发进度,如果Web3.0的去中心化云计算领域走出一匹黑马的话,大概率是CUDOS。
-
上一篇
上海:加快建设城市区块链基础设施探索建设规范先行的Web3.0生态财联社2024-01-0419:54财联社2024-01-0419:54
【上海:加快建设城市区块链基础设施探索建设规范先行的Web3.0生态】财联社1月4日电,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促进在线新经济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
下一篇
a) 区块链和跨链技术
Web3.0这个名字出现得比区块链更早。但在区块链兴起之前,Web3.0因缺乏解决方案只能停留在概念阶段。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和加密货币投资者的增多,以太坊、Polkadot等区块链生态中涌现出一批与Web3.0相关的项目。因此,区块链技术奠定了Web3.0发展的基础。
就整个区块链行业而言,多链并存的格局还会持续很长时间。在这种情况下,不同区块链生态的Web3.0用户有进行交互的需求,跨链技术会在这个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Web3.0的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