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0是什么?拨开Web3.0的神秘面纱
据美媒报道当地时间10月27日,特斯拉(TESLA)公司CEO马斯克以每股54.20美元的价格收购推特的交易获得了最终批准。受此消息影响,A股市场Web3.0概念板块近期持续活跃,概念龙头股天地在线8天7板。很多投资人都难以理解Web3.0概念具体的含义,本文将尝试从通俗的角度来拨开Web3.0的神秘面纱。
在早期的互联网时期, WWW(World Wide Web)开始普及,用户与网路的互动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用户只能被动地浏览文本、图片以及简单的视频内容,网站提供什么,用户查看什么。几乎没有互动可言。这时的互联网被定义为Web1.0。可以将Web1.0看成是传统报刊杂志电子化的阶段,就好比用户在家收看传统广播电视,用户只能被单向投喂信息。内容的创造权、控制权、管理权、收益权均归平台。
从2004年到现在,都处于Web2.0时期。用户不再是单纯的访问者,用户还可以创作分享自己的内容。Web 2.0创造了更开放的时代,抖音、快手、微博等一大批社交应用使得一批头部网红成为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弄潮儿。2021年双11,李佳琦淘宝直播预售首日成交额竟然高达106.53亿元;李子柒在海外视频平台YouTube拥有1710万粉丝,向世界弘扬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深受世界各国网友的喜欢。但是,用户在平台上提供内容、贡献数据,却不属于他自己。用户创造,但平台所有、平台控制展示、平台分配收益,这是Web 2.0的本质。
2022 年 3 月 17 日,中国证监会科技监管局局长姚前在《中国金融》发表文章《Web3.0是渐行渐近的新一代互联网》表示,Web3.0 是渐行渐近的新一代互联网。与 Web 2.0对比,Web 3.0 通过区块链、去中心化身份等方式解决了 Web 2.0 下数据安全的隐患,并几乎根除了虚假信息流通的可能。
另外,在 Web 3.0 的概念下,用户所创造的数字内容所有权明确为用户所有、由用户控制,其所创造的价值也将根据用户与他人签订的协议进行分配。即,数据变为数字资产,可以得到资产级别的保障。
Web3.0 的想法是让互联网去中心化,用户的身份以及产生的内容不再保存在个别公司的服务器上,而是分布全球的区块链网路中,区块链网路用于保证数据的可信以及无法篡改,也没有人可以随意删除自己不喜欢的内容。
通过区块链等去中心化技术,使价值关系回归到谁创造,谁拥有。用户创造的内容归用户所有、用户支配,其创造的价值,也可以根据用户与他人签订的协议进行分配。
Web3.0热潮下,顶级风投机构、互联网巨头纷纷布局投资相关创投公司。而对于众多打着Web3.0旗号的概念股炒作和非法金融行为,也需要投资者擦亮眼睛,警惕概念炒作之下的投资风险和坚决杜绝非法金融行为。
参考文章:《Web3.0是渐行渐近的新一代互联网》——姚前
投资顾问:欧阳王新
深圳分公司深圳景田路证券营业部
执业证书编号:S0850618050003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所载内容仅供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客户参考使用,客户须自主做出判断和投资决策。如本内容为海通研究所发布的报告摘要,则仅为其研报观点的简要表述,客户仍需以海通正式发布的完整报告和专业的投资顾问的解读为准。
⭐星标海通证券e海通财,紧跟投资热点⭐
-
上一篇
小海按:Web3.0在全球已经发展得风生水起,并成为风险投资机构持续关注的赛道。Web3.0这个赛道到底有什么魅力?那些做Web3.0的人,到底在做什么?本文将为你解答。
作者:王俊博
来源:IT桔子
Web3.0的定义发生过一次转变,在区块链风靡前,Web3.0的概念更接近于「语义网」「全球大脑」「万物互联」,也就是计算机能读懂任何信息、人工智能负责筛选出更好的信息,计算机可以理解词条背后的逻辑关系,比如你搜索「莫言诺贝尔文学奖作品」,互联网会给你推送《蛙》这本书。
这个定义下的Web3.0就像用户身边的朋友一样,用户说什么,Web3.0 就知道用户们想的是什么。但是随着区块链的出现与成熟,人们将其去中心化的特点与物联网相结合,对Web3.0进行重新的定义,即将控制权从少数几家科技巨头手中返还给个人,强调的是一个用户能对自己的身份和数据有更多控制权的互联网。
这种定义下的Web3.0是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互联网,互联网这个村子里的村民变成了Web3.0的使用者,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一亩三分地,用于记录自己的数据,比如自己家里有几块田,种了多少西瓜、小麦,这片一亩三分地上产生的利益自然也就归自己所有。
总的来讲,每次web网络的迭代都是主要在对三个方面进行更新:
Web3.0到底在做什么?我们找了5家典型公司进行了深入分析
-
下一篇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更多精彩
2023/重塑世界
什么是web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