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创始人梁文峰的招人标准,给了中国家长当头一棒
DeepSeek创始人梁文峰的招人标准,给了中国家长当头一棒
春节后,AI界发生了一件大事,DeepSeek创始人梁文峰的招人标准在网络上引发热议,这一标准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给中国家长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梁文峰的招人标准,打破了传统的用人观念。他不看重求职者的学历背景、工作经验,甚至连专业是否对口都不在意。在他的团队里,有物理系毕业转行写代码的,有刚毕业的00后实习生,还有自学计算机的职场小白。这样一支看似杂牌军的团队,却做出了吊打国际巨头的AI模型 。
梁文峰在采访中透露,他们招人就看两点:眼里有光,心里有火。简单来说,就是对技术爱到骨子里,有那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探索精神。在他看来,一个人的热爱和好奇心,远比学历和经验更重要。就像团队里的天才少女罗福莉,原本在北师大读电子专业,因为痴迷敲代码,毅然转到计算机系,即便成绩落后,也靠着通宵学习追赶,最终保研北大,成为DeepSeek的技术骨干 。

反观中国家长们的教育方式,大多还是传统的标准答案模式。从小就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兴趣班,让孩子按照家长规划好的路线前进,要求孩子听话、按部就班。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逐渐失去了独立思考和探索的能力。等到孩子长大进入社会,才发现曾经追求的那些标准答案、解题套路,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已经不再吃香。
如今,AI时代的竞争核心是创造力。那些能被ChatGPT一键生成的内容,那些靠死记硬背的知识,正在迅速贬值。真正有价值的,是孩子在拆玩具、观察自然时产生的奇思妙想,是对未知事物的执着探索 。
梁文峰的团队里,有个实习生提出了一个新的架构设想,要是在传统公司,可能会被领导认为是异想天开。但在DeepSeek,公司却大力支持,最终成功降低了模型推理成本。这也给家长们提了个醒:要鼓励孩子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哪怕看起来有些离谱,说不定这些想法就能成为未来创新的源泉 。
那么,中国家长们该如何应对呢?首先,要学会放手,给孩子足够的自由空间去探索世界,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而不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其次,要重视孩子好奇心和创造力的培养,当孩子问为什么的时候,不要敷衍了事,而是要和孩子一起寻找答案。最后,要改变对成功的单一认知,成功不是只有考上名校、找到高薪工作这一条路,让孩子做自己热爱的事情,也能收获属于他们的成功 。
DeepSeek创始人梁文峰的招人标准,为中国家长们敲响了警钟。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的教育观念也需要与时俱进,培养出真正适应未来社会的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