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为电脑IP地址计算发愁?这篇文章带你轻松通关
IP地址的计算方法主要涉及IPv4地址的结构、子网划分、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的确定等。以下是详细步骤和示例:
1. IPv4地址基础
结构:32位二进制,分为4个8位组,转换为点分十进制(如`192.168.1.1`)。
分类(传统分类):
A类:`1.0.0.0` ~ `126.255.255.255`(默认掩码`255.0.0.0`)
B类:`128.0.0.0` ~ `191.255.255.255`(默认掩码`255.255.0.0`)
C类:`192.0.0.0` ~ `223.255.255.255`(默认掩码`255.255.255.0`)

2. 子网掩码与CIDR
子网掩码:标识网络位和主机位(如`255.255.255.0`对应二进制`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
CIDR表示法:用斜杠后数字表示网络位长度(如`192.168.1.0/24`)。
3. 关键计算步骤
(1) 网络地址计算
将IP地址与子网掩码进行逻辑与运算。
示例:
IP地址:`192.168.1.100` → 二进制:`11000000.10101000.00000001.01100100`
子网掩码:`255.255.255.0` → 二进制:`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
逻辑与运算结果(网络地址):`192.168.1.0`
(2) 广播地址计算
将主机位全部置1。
示例(网络地址`192.168.1.0`,子网掩码`255.255.255.0`):
广播地址:`192.168.1.255`(主机位`00000000` → `11111111`)。
(3) 可用主机范围
网络地址 + 1 至 广播地址 - 1。
示例:`192.168.1.1` ~ `192.168.1.254`
(4) 主机数量计算
公式:\( 2^{\text{主机位数}} - 2 \)(减2排除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
示例(子网掩码`255.255.255.248`即`/29`):
主机位 = 32 - 29 = 3 → 可用主机数 = \(2^3 - 2 = 6\)。
4. 子网划分示例
需求:将`192.168.1.0/24`划分为4个子网。
1. 借位计算:需借2位(\(2^2 = 4\)个子网)。
2. 新子网掩码:`255.255.255.192`(即`/26`)。
3. 每个子网范围:
子网1:`192.168.1.0/26`(主机范围:`.1` ~ `.62`)
子网2:`192.168.1.64/26`(主机范围:`.65` ~ `.126`)
子网3:`192.168.1.128/26`(主机范围:`.129` ~ `.190`)
子网4:`192.168.1.192/26`(主机范围:`.193` ~ `.254`)
5. 复杂案例(CIDR计算)
示例:计算`172.16.35.123/20`的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
1. 子网掩码:`255.255.240.0`(二进制前20位为1)。
2. IP第三个字节转换:
`35` → `00100011`
子网掩码第三个字节`240` → `11110000`
3. 网络地址:
第三个字节:`00100011 & 11110000 = 00100000`(即32)
结果:`172.16.32.0`
4. 广播地址:
主机位全1:`172.16.0010 1111.11111111` → `172.16.47.255`
5. 可用主机范围:`172.16.32.1` ~ `172.16.47.254`
6. 注意事项
全0和全1主机位:传统需排除,但现代网络可能允许。
VLSM和CIDR:支持可变长子网掩码,灵活分配地址。
IPv6:128位地址,计算方式不同(如`2001:0db8::/32`)。
通过以上步骤,可系统地进行IP地址相关计算,适用于网络规划、故障排查等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