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系统轻松迁移新硬盘指南》

电脑系统迁移新硬盘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电脑升级、硬盘扩容或从机械硬盘迁移到固态硬盘等场景中,系统迁移新硬盘可以避免重装系统和软件带来的巨大麻烦。重装系统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在重装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 BUG,导致开不了机。此外,重装系统后,原来常用的各种软件和个性化设置都需要从头再来,这对于用户来说是一项繁琐且耗时的工作。
例如,当我们需要将系统装进一个更大的硬盘以获得更多存储空间时,或者将机械硬盘中的操作系统和软件装进固态硬盘中来提升系统速度时,系统迁移新硬盘就成为了一个理想的选择。通过系统迁移,我们可以保留原系统盘内的所有数据,包括软件、文档、图片、视频等。迁移系统后,打开新电脑,各种数据和软件设置都与原来完全一样,无需重新安装软件和驱动,也无需转移数据,极大地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根据搜索到的素材,固态硬盘相比传统机械硬盘具有更快的读写速度、更低的功耗、更小的发热量,并且在遇到磁盘破坏和出错时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数据遗失的可能。工作运行时无噪声,重量轻,易于携带。将系统迁移到固态硬盘,系统的速度将大幅提升,比如在几秒内即可完成开机。
总之,电脑系统迁移新硬盘在电脑升级和维护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为用户带来更加便捷、高效的使用体验。
二、常用软件及方法介绍
(一)分区助手迁移法
分区助手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系统迁移工具,来自成都的傲梅科技。使用分区助手进行系统迁移的步骤如下:
下载安装:点击上方按钮下载傲梅分区助手,打开主页面。选择功能:选择 迁移系统到固态硬盘,出现对话框后点击 下一步。选择目标磁盘:选中固态硬盘上的 未分配空间,点击 下一步 继续。设置相关信息:在这个窗口中,可以修改相关信息(包括大小,位置,和盘符),通常都保持默认设置。根据自己喜好设置好之后,点击 下一步。注意事项确认:阅读完 引导操作系统 注意事项后,如果目标磁盘格式与原磁盘格式不一致,可选择是否保持相同的格式后点击 完成,返回主界面。提交操作:来到分区助手主界面,可以看到 等待执行的操作 一栏,你可以更改、保存你的操作。点击主界面左上角 提交,并根据分区助手的提示信息,完成 SSD 系统迁移。迁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在使用分区助手迁移系统到 SSD 时,电脑会自动重启一次。迁移时,如果在第 4 步取消了保持磁盘格式一致的选项,那么就需要检查主板 BIOS 支持相应的启动模式,既 MBR 格式磁盘对于 Legacy 启动模式(CSM 模式),GPT 格式磁盘对于 UEFI 启动模式,如果手动转换磁盘格式,可参考分区助手教程 无损 MBR 转 GPT。迁移后,除了检查启动模式外,还需要设置电脑的引导顺序:从 SSD 硬盘上启动系统,通常你可以查看主板说明书或电脑的说明找怎么在 BIOS 设置电脑引导顺序。(二)DiskGenius 迁移法
使用 DiskGenius 进行系统迁移的过程如下:
下载软件:在电脑中安装好新的固态硬盘后,开机检查电脑是否能识别到新的硬盘,然后运行 DiskGenius 软件。选择目标盘:选择 工具 -> 系统迁移,选择迁移系统的目标盘,然后点击 确定 按钮。目标磁盘可以小于源磁盘,但是目标磁盘容量需大于源磁盘的已用数据总量。设置系统分区大小:在这个窗口中,可以修改相关信息(包括大小,位置,和盘符),通常都保持默认设置。根据自己喜好设置好之后,点击 下一步。选择迁移模式:DiskGenius 软件将让用户选择系统迁移的模式,热迁移是在不关机的情况下,迁移系统到第二块硬盘,在迁移过程中,用户仍然可以对电脑做各种操作,不影响用户对电脑的使用。建议使用热迁移模式,更为方便、安全。热迁移模式的优势在于方便快捷,用户无需关机即可进行系统迁移,大大节省了时间,同时在迁移过程中不影响用户对电脑的正常使用。
(三)CloneZilla 迁移法
通过 TuxBoot 和 CloneZilla 两款软件进行系统迁移的具体步骤如下:
准备工作:准备一块空白 U 盘、保存备份镜像的存储硬盘、新老两块硬盘(皆安装到电脑上)、TuxBoot 和 CloneZilla 两款软件。格式化新硬盘:右键单击 我的电脑 并选择 管理,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 磁盘管理,然后对新的硬盘进行初始化(格式化)。在格式化窗口当中,请选择 NTFS 文件系统,并勾选 执行快速格式化。安装软件:安装 TuxBoot 和 CloneZilla 两款软件。前者用于加载 U 盘镜像,后者的作用是创建硬盘镜像。格式化 U 盘并加载镜像:插入空白 U 盘,右键单击 我的电脑 并选择 管理,选定该 U 盘并将其格式化,并为其指派一个盘符。开启 Tuxboot,在窗口底部找到 选择 ISO 选项并点击,然后选择 CloneZilla 的 ISO 文件。设置 U 盘启动:重启电脑并进入 BIOS,将首启动项设置成从 U 盘启动。保存设置后电脑会再次重启,并进入 CloneZilla。选择启动选项:选择默认的 CloneZilla 启动选项,选择键盘语言,选择 Do Not Touch KeyMap,最后选择 启动 CloneZilla Live。选择迁移模式:在弹窗中选择 设备 - 设备,因为我们需要将信息从一个磁盘克隆到另一个。选择 新手 模式,然后选择 磁盘到本地磁盘。选择硬盘:在界面当中选择系统所在的硬盘,以及新安装的硬盘,然后点击确认。确认操作:数据迁移会正式开始。在迁移开始之前,电脑屏幕会变黑并显示大量警告文字,不必惊慌。如果一切正常,它会弹窗两次来确认你是否真的要继续这一操作。如果事先已经对系统进行过备份,且两个硬盘的选择没有错误,那就大胆地选择确定。完成迁移:最后一次点击确认之后,CloneZilla 在弹窗当中计算位图文件和分区位置,随后会自动开始复制数据。整个复制过程视硬盘类型和数据大小而有所不同。数据迁移完成之后,关闭电脑并取出旧的硬盘,然后开机进入 BIOS,选择新硬盘作为首启动项。如果是将系统从一块容量较小的硬盘迁移到了一块大容量硬盘,那还需要对系统盘(C 盘)的大小进行编辑。具体方式是进入 Windows 系统,右键单击 我的电脑 并选择 管理,右键单击 C 盘并选择 扩展卷,然后在弹出的窗口当中将 可用扩展空间大小 调至最大即可。三、跨平台迁移及特殊情况处理
(一)不同硬盘类型间迁移
从机械硬盘向固态硬盘迁移是很多用户在电脑升级时的常见需求。通常,机械硬盘的读写速度较慢,而固态硬盘则具有更快的响应速度和读写性能。在进行这种迁移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备份数据:在迁移之前,一定要备份重要的数据,以防万一。虽然系统迁移工具通常会尽力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但意外情况仍有可能发生。检查兼容性:确保新的固态硬盘与电脑的硬件和操作系统兼容。不同的电脑可能对固态硬盘的接口类型(如 SATA、M.2 等)有不同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工具:可以使用分区助手、DiskGenius 等工具进行系统迁移。这些工具通常提供了直观的界面和详细的操作指南,方便用户进行操作。以从 SATA 固态硬盘向 NVMe 固态硬盘迁移为例,NVMe 固态硬盘具有更高的传输速度和更低的延迟。迁移步骤如下:
首先,确认电脑主板支持 NVMe 接口。如果主板不支持,可能需要购买相应的扩展卡。安装新的 NVMe 固态硬盘,并确保在系统中被正确识别。使用数据迁移软件,如 DiskGenius,将 SATA 固态硬盘上的系统分区复制到 NVMe 固态硬盘上。在复制过程中,注意选择正确的源磁盘和目标磁盘,以及确保目标磁盘的容量足够容纳源磁盘上的数据。复制完成后,需要在 BIOS 中设置新的 NVMe 固态硬盘为启动设备。有些电脑可能需要调整启动顺序或选择正确的启动模式(如 UEFI 或 Legacy)。在不同硬盘类型间迁移时,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文件系统兼容性:不同类型的硬盘可能使用不同的文件系统,如 FAT32、NTFS 等。在迁移过程中,需要确保目标硬盘的文件系统与源硬盘兼容,或者在迁移后进行适当的文件系统转换。驱动程序更新:新的硬盘可能需要安装特定的驱动程序才能正常工作。在迁移完成后,检查设备管理器,确保所有硬件设备都安装了正确的驱动程序。分区调整:如果目标硬盘的容量大于源硬盘,可能需要对分区进行调整,以充分利用新硬盘的空间。可以使用分区助手等工具进行分区调整,但要注意操作的安全性,避免数据丢失。(二)跨平台迁移案例
以英特尔向 AMD 平台迁移为例,虽然硬件配置差异较大,但在某些情况下,Windows 10 系统仍然可以实现较好的兼容性和无损迁移。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备份数据:在进行跨平台迁移之前,务必备份重要的数据。这是因为跨平台迁移可能会遇到一些不可预见的问题,导致数据丢失。准备工作:了解英特尔和 AMD 平台的硬件差异,包括处理器架构、芯片组、主板接口等。确保新的 AMD 平台主板支持 Windows 10 系统,并安装了必要的驱动程序。迁移工具:可以使用一些专业的系统迁移工具,如 Acronis True Image、EaseUS Todo Backup 等。这些工具可以帮助用户将系统从英特尔平台迁移到 AMD 平台,同时保留所有的数据和设置。导入 AMD 平台磁盘控制驱动:除了需要导入 AMD 平台磁盘控制驱动外,还需要修改一些服务 start 值,从 3 改为 1。例如,执行以下命令:query "HKLM\\SYSTEM\\ControlSet001\\Services\\amdsata" 1\nul 2\nul&® add "HKLM\\SYSTEM\\ControlSet001\\Services\\amdsata" /v "Start" /t REG_DWORD /d 0x0 /freg query "HKLM\\SYSTEM\\ControlSet001\\Services\\atapi" 1\nul 2\nul&® add "HKLM\\SYSTEM\\ControlSet001\\Services\\atapi" /v "Start" /t REG_DWORD /d 0x0 /freg query "HKLM\\SYSTEM\\ControlSet001\\Services\\msahci" 1\nul 2\nul&® add "HKLM\\SYSTEM\\ControlSet001\\Services\\msahci" /v "Start" /t REG_DWORD /d 0x0 /freg query "HKLM\\SYSTEM\\ControlSet001\\Services\\nvme" 1\nul 2\nul&® add "HKLM\\SYSTEM\\ControlSet001\\Services\\nvme" /v "Start" /t REG_DWORD /d 0x0 /freg query "HKLM\\SYSTEM\\ControlSet001\\Services\\atapi" 1\nul 2\nul&® add "HKLM\\SYSTEM\\ControlSet001\\Services\\atapi" /v "Start" /t REG_DWORD /d 0x0 /f硬件兼容问题:在迁移后,可能会遇到一些硬件兼容问题,如 USB 接口、显卡驱动等。如果遇到这些问题,可以尝试手动安装相应的驱动程序,或者在设备管理器中更新驱动程序。测试系统:在迁移完成后,进行全面的系统测试,包括启动速度、软件运行、硬件设备识别等。确保系统在新的 AMD 平台上稳定运行。总之,跨平台迁移需要谨慎操作,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并选择合适的迁移工具和方法。在迁移过程中,遇到问题要及时解决,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数据的安全性。
四、迁移后的设置与优化
(一)BIOS 中磁盘启动顺序设置
系统迁移完成后,设置 BIOS 中的磁盘启动顺序是确保新硬盘上的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步骤。不同品牌的电脑进入 BIOS 的方式可能不同,常见的有按 Del 键、Esc 键、F2 键、F1 键等。在电脑启动时,要注意观察系统启动一开始提示的那句话,一般那句话在左下方位置,通常包含进入 BIOS 的关键英文提示,如、、、等。
进入 BIOS 后,需找到与启动相关的选项。一般在 BOOT、Startup、Advanced Setup、Advanced BIOS Features、BIOS 功能 等字样的设置中可以找到启动磁盘顺序的调整选项。调整磁盘启动顺序的按键通常是键盘的上下键、加减键和 F5F6。通过这些键把新硬盘移动到最上面,使其成为第一启动项。以联想笔记本为例,在启动时提示按 Enter 查看启动键,进入后看到 BIOS 进入键是 F2,按 F2 进入。按左右键选择选项卡 Startup,按上下键到 Boot,然后按回车键 Enter 进入,选中新硬盘并通过按键调整其启动顺序。调整好后,一般按 F10 保存设置。如果不想保存直接按 Control 键 + Alt 键 + Del 键重启。
(二)调整系统盘大小
如果在迁移系统后觉得系统盘大小不合适,可以进行调整。以 Windows 系统为例,可以通过磁盘管理工具进行调整。右键点击 我的电脑,选择 管理,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 磁盘管理。找到新硬盘的系统盘分区,右键点击该分区,选择 扩展卷 或 压缩卷,根据需求进行操作。
如果有 C 盘外多余的任何一个逻辑分区,且想给 C 盘扩容,可以使用分区助手等工具。以分区助手为例,随便找一个剩余容量大的盘符右键,选择分区自由空间,设置想要扩容的大小,比如要给 C 盘扩容 10GB,容量大小就是 10*1024=10240MB。设置好后点击提交,等待操作完成。
总之,系统迁移完成后,通过合理设置 BIOS 中的磁盘启动顺序和调整系统盘大小等操作,可以确保新硬盘上的系统正常运行,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迁移后更改 C 盘为新硬盘
迁移后更改 C 盘为新硬盘
系统迁移完成后,可能需要将新硬盘上的系统分区设置为 C 盘,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软件的兼容性。以下是更改 C 盘为新硬盘的方法:
(一)使用命令提示符
按下 Win + X 键,选择 命令提示符(管理员)。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中,输入 diskpart 并按下回车键。输入 regedit 并按下回车键进入注册表编辑,点击HKEY_LOCAL_MACHINE\SYSTEM\MountedDevices。找到新硬盘上的系统分区所对应的盘号和原来系统盘盘号。将原系统C盘更改为其他如H,G等未使用的盘号,新系统盘更改为C盘。进行BIOS 中磁盘启动顺序设置成新硬盘需要注意的是,更改 C 盘为新硬盘可能会导致一些软件的路径发生变化,需要重新安装或修复这些软件。此外,在进行更改之前,一定要备份重要的数据,以防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