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WEB视界-分享互联网热门产品和行业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人工智能AI > 正文

人工智能AI

行业解析丨人工智能(二):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和可能后果

1987web2023-07-06人工智能AI178

[导读]本文编辑节选自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网站2018年11月发表的题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和可能后

[导读]本文编辑节选自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网站2018年11月发表的题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和可能后果》的文章。文中主要介绍了当今世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现状、未来趋势以及其可能导致的国际和社会后果。文章认为,当前,人工智能还处于弱人工智能发展阶段,但已经对个人、社会和国家安全构成足够的潜在威胁。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包括人工智能民族主义和人工智能国家化。同时,人工智能技术和第四次工业革命将对社会职业发展、法律伦理产生难以预测的巨大影响。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01

人工智能民族主义的第一个根源

人工智能在国家层面和国际层面引发了新的不稳定,迫使发达国家政府采取行动,以不至于在世界对掌控人工智能优势的新一轮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这一竞争独具特色,且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包括在核炸弹和洲际导弹方面的竞争。

人工智能的独特性是由两个方面因素决定的——1个经济方面因素和2个军事方面因素。

1.人工智能设备的多功能性,能够提升几乎所有后工业化领域和活动的效率(最近的通用性典型就是电的普及应用);

2.基于以往军事经验,推断人工智能的潜力将导致革命性突破:

首先是研发出全新的军事技术系统方案(比如提升战车的雷达、红外及在其它方面的隐身性能——隐身技术)。

其次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研制更加先进的战区军事报知系统、军事后勤和战斗指挥系统(包括改变各兵种传统的模式,比如,航母从侦察机,甲板炮,引导飞机的运输船成为一个浮动机场,能够非常有效地独立遂行军事任务)。

3.更加有效解决核遏制问题(根据古时候牛仔的智慧,重要的是要善于先敌开枪)的可能性(虽然还未能证实,但很多军人已经慎重地认识到)。

上述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假设性的。他们不反映人工智能技术现在已经达到的实际能力水平,只不过是按照现在的发展速度,人工智能技术在不久的将来可能达到的高度。

换句话说,这三个将人工智能变成国际舞台上可能优势的因素,目前只不过是军人和政治家的预期。

02

人工智能民族主义的第二个根源

人工智能史无前例的重要性可能使该领域的政策成为国家政策中最关键的要素。然而,人工智能技术却出现了特有的,极其困难的问题,即所谓的技术纠缠(Technological entanglement)。

技术纠缠是指在全球化进程中,国际公司在研究军民两用技术时,利益和资源密切、全方位交织现象的出现和巩固。

技术纠缠导致的结果是技术主权概念的消失。即便是像美国这样在人工智能领域毫无争议地处于领导地位的国家,在技术纠缠情况下,也处于非常困难的境地。

在以下事实情况下,美国如何在人工智能领域保持领先地位,防止自身技术被泄露给竞争者:

美国的技术引擎是私人公司;在全球化背景下,像Alphabet这样的国际私人商业巨头在该领域主要竞争国——中国国内拥有自己的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并雇佣成千上万的中国专家为其工作;中国投资者,包括中国最大的人工智能公司,拥有硅谷人工智能领域最有前途公司的股份;中国成千上万的大学生和研究生在美国最好的大学学习。

技术纠缠的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圈就是中国宣布的军民融合国家战略(National Strategy for military-civil fusion),融合中国私人公司和国家机关的利益和资源。

中国展开了广泛的创新重商主义者实践,旨在通过不公平手段,使中国生产者获取优势。具体包括:要求外国公司要想进入中国市场,必须向中国公司转移技术;获取外国知识产权;操纵技术标准;大量的国家补贴;政府支持收购外国企业。美国当前在贸易-技术领域政策的唯一目标就是:终结中国威胁美国国家和经济安全的创新-重商主义政策。

因此,对人工智能保证国家在国际舞台上优势能力的过高期待,以及日益加剧的技术纠缠,成为部分国家滋生技术民族主义的主要根源,且这种国家的数量还在增加。

可能的后果是——国家采取尽可能的保护行为,以保持自己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地位,限制(甚至可能变成禁止)专利转让、公开发布研究成果、出口人工智能技术,限制(甚至可能禁止)企业并购、投资自由流动以及人才在学习以及工作中的流动。

03

谁是人工智能民族主义的先锋

部分专家列举证据称,中国目前在人工智能领域几乎落后美国一倍。

然而,对中国民用和军用突破性技术的分析,美国国会中国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听证会结果及其提交美国国会的总结报告,以及对中国武器深入分析的最新报告显示,美国和中国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方面几乎具有同等地位。

(资料来源:上述排名的依据包括:(美国国会中国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2017年3月就中国新一代技术及军民两用技术领域成就举行听证会期间的数据;科学研究;与政府、科学界代表以及业界专家的讨论;研究公开来源资料和分析文章。)

在审议9项最具突破性军民两用技术类别过程中,美国国会专家将人工智能列为中美水平几乎相当的三类之一。

这些专家的结论与民间、但质量非常高的报告不同,考虑了3方面因素:

1.在中国的武器发展长期战略中,自主无人系统和人工智能具有最高的优先发展地位。

2.中国人工智能发展路线图的特点,高度重视研制智能化武器,将其列为4项关键战略前沿技术,将超越美国军队作为目标,采用跨越式发展战略。

3.中国希望将人工智能用于加速发展所谓的杀手锏武器,该词是从英语的Trump Card(王牌)发展而来的。

但这里说的Trump并非特朗普总统,而是指所谓的杀手锏武器。杀手锏这一术语可以有不同的翻译方法:翻译成英语就是指王牌或者杀人的锤矛,翻译成俄语就是杀手。这一术语引用自中国的神话传说,杀手锏是指借助于高超的绝招,出其不意战胜更加强大的敌人(类似于大卫打败巨人歌利亚使用的投石器)。中国前领导人曾如此形容杀手锏这一术语:敌人最害怕什么,我们就应当攻击什么。从那时起,中国的军事学说开始确定了发展杀手锏武器的优先方向,巧妙地攻击敌人最薄弱的点。而人工智能从这一点来看似乎非常有用。

美军非常了解中国所依赖的杀手锏武器。正如美国前国防部副部长罗伯特·沃尔克(2014至2017年担任该职务)所说,中国的取胜战略是系统破坏战(systems destruction warfare),因为他们关注的重点是电子-瘫痪式攻击敌军的司令部和指挥部,而不是从物理上摧毁坦克、军舰和飞机。

最显而易见的例子就是使用集体智能微型无人机群打击航母。

另外一个例子是,导弹武器的智能化。这里人工智能的目标是大幅拓展导弹的感知和决策能力,以最终完成任务,能够认知并具备学习能力。

很可能,就像五角大楼一名高级官员不久前所说:第一个在战场上展开能够关闭敌方指控系统的电磁脉冲武器的民族,将改变战争的面貌。很难说,美国将在这场竞赛中胜出。而这里所说的不是别的,正是要将电磁脉冲武器与人工智能相结合。

目前,美国和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齐头并进。但很多专家认为,最多再过十年,中国的威权主义就会依靠所收集数据的绝对优势,战胜美国的民主制度。目前,中国收集的数据已经是美国的4倍,且这一差距还正在拉大。

在不久的将来仍将是两家垄断制。但人工智能领域的两个世界领导者——美国和中国——却拥有完全相反的战略:

中国——无论如何继续做事。

美国——采取一切办法阻止中国做事。

04

人工智能竞争落后国家

实际情况是这样,除了领先国家美国和中国外,其余所有国家都属于人工智能竞争落后国家之列。虽然像法国、德国、印度和韩国这样的技术发达国家似乎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水平上不能与第三世界国家相提并论,但他们都摆脱不了成为领先国家人工智能殖民地的命运。

在人工智能新殖民主义条件下,殖民国家获得的不是金银,而是其替代品——本国人工智能技术学习所需要的大数据。而殖民地国家只能寄希望于人工智能新殖民主义国家的文明精神及其资金援助了。

然而,这里也一样,就像两个领先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之间的竞争那样,没有人赢的时候,也就没有人输。

比如,欧洲国家正在试图做点什么,以摆脱向美国提供大数据的被殖民的命运。

承认在技术设施和人工智能计划规模方面落后于美国和中国的同时,欧洲专家将自身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能力形容为小的闪光点,幻想着我们如何收集这些闪光点并将其集合起来。

结语

人工智能领先国家和落后国家之间虽然存在差异,但他们实际上都在采取类似中国这般的人工智能国家化的措施。

美国很多有影响力的人士都完全相信,与中国的人工智能战争已经打响。现在要做的事是让大多数美国人都相信这一点。特朗普当选后,这似乎已经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