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法律如何对AI换脸诈骗进行规范,全国人大法工委回应
@人民法院报 | 作者 王俏
近期,利用AI换脸技术进行视频合成、进而实施诈骗的新闻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请问现行法律能否有效进行规范?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发言人臧铁伟回应,利用AI换脸技术实施诈骗,是一种新型的电信网络诈骗,需要广大群众提高识骗防骗意识,也需要有关部门依法加强治理和执法,追究相关人员法律责任。
臧铁伟说,从法律方面看,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刑法等法律为打击治理各类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了充分支撑。为坚决打击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22年9月2日审议通过了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这是一部小切口专项法律,对电信网络诈骗的定义、手段、部门职责、企业责任和行业治理、新业务涉诈风险评估等作了规定。当前,各方面应当全面贯彻落实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依法严厉惩治包括利用AI技术在内的各类电信网络诈骗活动。
同时,万变不离其宗,通过AI换脸进行视频合成、实施诈骗的行为,是利用新技术进行的诈骗,与传统的诈骗行为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对于构成诈骗罪的,要依照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对于为利用AI换脸实施诈骗行为提供技术支持、帮助的,要根据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规定进行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还要根据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等追究刑事责任。
随着信息化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诈骗分子的犯罪手段迭代升级、花样翻新,广大人民群众一定要注意加强防范,对于通过电信网络手段以各种理由要求转账汇款的,一定要核实清楚。当前,中央宣传部、公安部正在全国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活动,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不断提升群众防骗意识,切实营造全社会反诈浓厚氛围。立法机关也在加强对人工智能等领域法律问题的研究,不断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
-
上一篇
肖像权
portrait rights
据媒体报道,近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进行二审的《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拟增加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利用信息技术伪造的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
Chinas top legislative body raised concerns on Saturday about a new AI technology that can digitally swap peoples faces.
20日,中国最高立法机构对一项新的人工智能技术提出了担忧,该技术可以通过数字方式更换人的面孔。
这种技术被称为deepfake,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图像合成技术。
According to a draft law being deliberated by the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the use of the technology could violate individual portrait rights.根据近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审议的一项草案,使用这种技术将侵犯他人肖像权。
The draft clarifies that no individual or organization may distort another persons picture or mimic voices using technology.
草案明确指出,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利用技术手段深度伪造他人的肖像或声音。
值得警惕的是,目前已有犯罪团伙通过3D软件合成假脸认证网络平台账号,在受害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虚假注册、刷单、薅羊毛、诈骗等不法行为。
Additionally, if a government department uses private information to do its job, it must neither reveal the personal information nor illegally provide it to others, the draft said.
此外,草案还指出,如果政府部门利用私人信息开展工作,既不能泄露个人信息,也不能非法提供给他人。
In addition to regulating the use of the technology, the draft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protecting personal information details of juveniles, ordering people and institutes that attempt to collect it to first secure permission from their guardians.
除了规范该技术的使用,草案还强调了保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细节的重要性,要求试图收集这些信息的人和机构首先获得监护人的许可。
P个图,换个脸,这在今天一些热传的网络图片、视频中,已经是见怪不怪。
不可否认,多数人使用AI换脸技术,可能都是出于一种好玩的恶搞心态,但正因为好玩、流行,人们才可能忽视了边界意识,在冒犯他人权利时还处于不自知的状态。
AI换脸示意图
这种无意识在网络时代较为普遍,但并不意味着其存在即合理。
前不久,一段通过AI技术把朱茵的脸替换成杨幂的视频就引起热议。虽然目前该作品已下架,但类似AI换脸视频已经越来越普遍。
In February, the face of female actress Athena Chu was replaced with the face of another star Yang Mi in a television series with aid of AI technology. The face-swapping video quickly stirred social media, bringing netizens laughter as well as concern.
今年2月,有网友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将一部电视剧中朱茵的脸替换成了杨幂的脸。这段换脸视频迅速在社交媒体上引起轰动,引发了网友们的笑声和担忧。
对名人的名誉权与肖像权的侵害还只是这项技术可能造成的负面后果中的一小部分,如果这种技术被应用于制造假新闻的话,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这些奥巴马都是假的……
在其他领域,人工智能以及换脸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潜在法律威胁也在不断增加。
Wang Liming, a civil law professor at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sai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I technology has brought about a big challenge in the practice of law, "so its necessary to provide a solution through legislation" alt="“AI换脸”入法典,下次换脸小心侵权违法了!">
“AI换脸”入法典,下次换脸小心侵权违法了!
今日热词
-
下一篇
全国人大法工委:现行法律对“AI换脸”诈骗有规定
近期,利用AI换脸技术进行视频合成进而实施诈骗的新闻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发言人臧铁伟今天回应,利用AI换脸技术实施诈骗,是一种新型的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