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WEB视界-分享互联网热门产品和行业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人工智能AI > 正文

人工智能AI

AI图像生成技术爆火,摄影的未来会走向哪里?

1987web2023-08-30人工智能AI102

Al 图像作品 ——Arya Hitomi Ko

3月18日,Midjourney公司公布了第5版商业AI图像生成服务,第5版在图像真实感、细节刻画、图像光感等处理技术上有了较大的优化,能生成接近真实照片的高清图像‍,而之前的版本仅能生成插画。

通过输入图像信息的关键词,还可以将焦距、光圈、分辨率等作为辅助性词语,选好参考图导入,即能生成一系列近乎真实的高清AI图像。多款AI绘图软件的推出,也让全球的社交媒体上涌现了更多AI图像创作者。

上周特朗普被捕的AI图像受到大量关注,引发了以特朗普为主体的AI图像创作潮;有人通过AI还原上世纪上海、香港的街头;有人生成了模仿摄影大师作品的图像;也有人开始通过AI创作自己的影像艺术项目......

AI正在改变人们对摄影的看法。

AI图像作品    《办公室的田园生活》——MK

AI摄影的出现让一些人感受到了危机,网络上开始探讨AI是否会取代摄影师;新闻领域也受到了冲击,在未来,AI生成的虚假新闻图片的传播或将进一步造成事实混淆。目前AI生成图像的著作权归属也存较大争议,本月美国版权局(USCO)发布法规,AI自动生成的作品不受版权法保护,这一举措引起版权界热烈讨论。

AI图像生成技术无疑让摄影迎来了新的节点,后续会造成多大的影响?摄影的未来会走向哪里?我们邀请了不同领域的摄影师、影像艺术家、AI图像创作者、摄影理论研究学者共同探讨对这项新技术的看法。

它有利于我们去理解摄影的本质

任   悦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

摄影理论研究学者

AI图像生产概念里,无论是自动生成还是机器生成,对摄影来说都不陌生,这是摄影诞生以来,一直围绕其产生的争议,因此,看起来我们是面对一个新话题甚至是一场危机,但事实上,它更有利于我们去理解摄影的本质。

照相机等现代科技产品,它们的自动化功能被一些学者视为科技黑箱——能满足需求的商品或服务以及科技知识被集成于某种框架之中, 使用者只需按规程操作便可得到预期的输出。科技黑箱里存储的其实是编码的知识,在科技的名义下,它的存在是隐蔽的,AI生成图像让我们惊呼的同时,也在提示我们这些隐蔽的知识的存在。

AI也带来了一些新的话题,这也是科技黑箱的实质,它消灭了照相机的身体,硬件的存在不再重要,软件以及支配软件的人是最重要的,柔软的象征符号才是最有价值的。

*头像为任悦使用AI图像生

它提醒我们重新认识到摄影的在场性

何    博

基于摄影图像的艺术家、写作者、教育者和策展人

2022年夏天,重庆市北碚区缙云山发生山火,许多摩托车骑手有组织地不断将救援所需物资运上山帮助救火。有创作者通过AI合成了他们参与救火的英勇行为的图像,而这些图像在网络上被其他个体和大众媒体(包括官方媒体)当成或作为新闻图像大规模转载时,很多时候都略去了原创者关于AI生成的声明。相应的,许多受众也并未意识到这些新闻图像在制作层面的真实性。而在传播效果层面,这些灾难的图像被浪漫化地推向广大受众,一定程度的抹去了灾难的真实危险性和各种主体面对灾难的具体境况,使灾难变得(更)不可见。

这种不自觉的掩盖和置换让我怀念起2008年四川地震时新闻们拍摄的救援照片,与之相比,运用AI制造的漫画式的奇观试图营造的英雄主义就像是打印在一次性塑料袋上的广告语一般无关痛痒。

关于灾难,我们似乎从难以抵达真实图像(从而加速遗忘)的阶段进入到了被那些假的在场图像模糊双眼且接受它们制造的幻象(基于视觉真实性的记忆之可能性从根源被屏蔽)的新阶段。AI好像狞笑着让无关者变得更无关。但AI仿制摄影图像的爆炸式兴盛这一危机其实是个机遇,它提醒或者迫使我们重新意识到并强调摄影的在场性这一特质。这些人工智能生成的图像就算再类似于灾难现场,但它们不出自那里。关键不在于它们不是照片,而是从这些图像背后,我们看不到摄影师、目击者和救援者的在场。

作为结果的AI图像永远无法替代作为信息中介的摄影的再现和索引价值,无法提供摄影行为发生前后和过程中,摄影者和被摄者的在场、遭遇以及相关的体验——AI的制造视觉记忆也无法取代由人的在场所体验、记录之后再传递给他人的鲜活记忆。认识到这些,我们甚至没必要担忧自己成为新的夏尔·波德莱尔。

AI图像作品

《邀请旅鼠娥秀拉观看她的同伴如何投海自尽02》 ——何博

新闻照片如何防范AI造假?

李  隽  辉

中国青年报摄影

我其实也很纳闷,AIGC概念是去年年底开始发酵的吧,这期间我看到了很多有趣的AI合成的照片,我惊叹这些照片所表现出的素质,也转发到很多群里,但似乎引起的讨论并不多,国内的新闻摄影从业者好像也没什么人在讨论这件事。

前段时间AI生成的特朗普套图,就是从被捕、庭审、收监、越狱,再到出来自由领导人民的那套图,挺像摄影在现场一样。我相信生产这样一套照片对于现在的AI模型来说应该不会太难,虽然细节还有很多可以修改的地方。

但是,新闻照片作假这种事情一直以来都不太困难的。底片时代,用小刀修修补补就可以让不能出现在新闻中的某人消失。数码时代更是如此,添加删除某些要素被人发现后丢掉饭碗的事情层出不穷。造假的难度是如此之小,学过两天PS的人都会。但这些事情更多发生在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身上。

所以新闻摄影会紧张AI生成的照片吗?当然会了!如同大家紧张那些造假的照片一样!从本质上来说,它们没有什么区别,但门槛变得更低了,可能十几岁的孩子动动鼠标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生成一个场景,再经网络发布出来。未经甄别的或是很难在第一时间去核实的这些假照片,会以几何速度增长。等被发现这是一张假照片的时候,没准全地球的人都已经看了一遍。

一个多月前,我注册了ChatGPT的会员,那个时候还没有Midjourney这个产品,所以我当时的提问是关于AR设备未来在新闻摄影中应用的一些问题,最后我们讨论到新闻真实性和安全性的相关的话题,它是这样回答的:

无论哪种新的技术到来,都会让大家有这方面的担忧。我也问了新闻机构如何防止虚假信息,当然这个回答很官方。

那新闻照片如何防范AI造假呢?除了以上这些通用的防范措施,从技术层面来说,带有摄影师签名信息及照片生成基本信息的照片将会成为新闻发布审核时不可缺少的信息。这是相机内原本就自带的功能。如果没有这些能够佐证这是一张自然的照片的信息,那么这张照片可能很难从正规平台中发出。

部分类型商业摄影将受到冲击

储 卫 民@Thomas看看世界

职业风景摄影师,2019国家地理摄影大赛全球大奖得主

只有把视频、平面摄影、AI绘画这三种媒介放到一起看,我们才能找到比叙事能力和真实感不及视频,比创意表达与画面效果不及AI绘画的平面摄影,未来究竟应该如何定位?

对于创作类摄影而言,我认为有两条路。

一是夹缝中求存,基于现实题材进行艺术化表达,利用平面摄影的可凝视性区别于视频,利用平面摄影基于时代、社会和真实情感的特征区别于AI绘画

二是跨媒介应用,比如最近网上有一类视频特别火,就是先展示街拍或者风光的构图、取景和抓拍的过程,再展示一下成片。这样的话平面摄影就借助视频,展现了真实的本质与创意的过程。看到这个过程是和看AI根据关键词刷刷刷生成一堆图片的感受不一样的。再比如摄影师也可以利用AI绘画生成人像背景或者画面元素,然后和摄影结合,这样利用了AI在创意领域的高效率,又通过摄影元素的注入解决了AI绘画的原创与版权问题。

对于商业摄影而言,我认为除了注重过程与服务的摄影,比如婚礼摄影、风光摄影团、人像旅拍等等,以及追求复杂的细节真实性的拍摄,比如活动摄影、人像写真,以及复杂物体如汽车、建筑摄影。其他门类的商业摄影将受到极大冲击,毕竟商业讲的就是效率。比如图片仅供参考的大部分美食摄影,比如只是给客户配图用的图库摄影,我认为都是会受到AI极大冲击的。

我个人其实早已经开始各方面的转型去适应新时代,比如现在拍摄风光照片的过程中,都会用视频把过程记录下来,以视频+照片呈现完整的创作。另外比如《火车看中国》这组创作,就是基于现实的艺术化创作,同时具有极高的可凝视性,无法被视频或者AI替代。AI绘画在实现观念的便捷性上无与伦比,不久的将来我也会发布一组用AI辅助实现的作品。

AI 风光图像作品——储卫民

无法生成模型中不存在的内容

Tianxi (Tim/Timothy Wang)

图像艺术家 、miscLab的创立者

人工智能图像生成技术日益成熟,以至于我们越来越难以用肉眼区分AI生成的图像与真实照片。可以预见,未来几年AI将能生成极为逼真、难以分辨的照片。

然而,AI也有其局限性。简单来说,AI无法生成模型中不存在的内容,也无法生成人类无法描述的内容。在这一方面,人类也无法想象超出经验范围的事物。就像神话代表了人类最高的想象力,其实也只是对现实经验的重新组合。例如,龙这一神话形象,便是对各种动物身体特征的重新排列组合。对于超出经验范围的想象,如宇宙战舰,三万年前的原始人便无从想象。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从理论上讲,AI尚无法具备真正的随机性。没有真正的随机性,AI只能在某个框架下活动。

尽管如此,AIGC(人工智能内容生成)能催化和加速人类的创造力。首先,它可以让人们避免重复性工作;其次,它可以帮助人们克服技术和技能障碍,如软硬件使用技巧或语言阅读障碍等。然而,请注意,AI无法解决审美问题。尽管AI每天能生成100张高质量照片,但如何使用、解读和感受这些照片仍需人类来完成。

在实践中,AI可以有效提升摄影品质。例如,当一张照片因对焦失误导致部分主体模糊时,我们可以通过AI局部计算,以补全清晰的细节。

*以上文字来自Tianxi的阐述,经ChatGPT-4成文。

AI 图像作品 ——Tianxi

AI不能帮助理解客户的想法

牛毅毅

时尚摄影师,茧岛映像主理人,

米拍十佳人像摄影师

身边有蛮多朋友用的,AI能帮助我们造景和修图,但不能帮助我们理解客户的想法,并且转化为一套执行方案。商业摄影的环节分为前期策划、中期拍摄、后期修图,AI的帮助更多是在后期修图上。

有的人没有垫图(不导入自己拍摄的图片),直接就利用关键词AI生成视觉,在版权上很有争议性,这点没有解决的话,也无法大规模商用。商用的都是有垫图基础上(比如前期拍摄好模特),再利用AI生成场景。

现在AI刚刚兴起,审美会比较有新鲜感,但是看多了也会出现审美疲劳。AI对修图师的冲击挺大的,对摄影师冲击没那么大,摄影师可以利用AI来造景和修图

图像创意工作者的好工具

Arya Hitomi Ko

摄影师、短片导演、Is That Real Visuals 工作室主理人

AI摄影严格意义上来说是由人工智能程序软件在网络集合素材生成图像进行的二次创作,现在应该有很多款图像AI软件,但我目前只用了Midjourney, 刚注册的时候是想用它来快速生成脑海里的一些画面的创作想法,也想做一些现实中无法实现的画面,特别是 v5出来之后,无论对场景还是人物、各类元素和物体的真实度非常好。

但我个人认为,它目前到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取代商业摄影,除非在将来出现新的技术能够将现实中需要拍摄的产品与生成的画面结合的很好

其实AI图像生成软件对于图像创意工作者或爱好者来说,是一个非常棒的工具,也可以使用在不同专业和领域上,比如用来做插画草稿、分镜稿、场景搭建构思、摄影草稿。AI的存在对人类的创意智慧起到推进、辅助、鼓励激发灵感的作用, 并且我们懂得如何使用好这个工具,这样就很好

Al 摄影作品 ——Arya Hitomi Ko

足不出户就能造像的神奇工具

陆连宇

手机摄影师,短片创作者,

2019年IPPA全球iPhone摄影大赛单项冠军

AI对摄影行业会产生一些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但从摄影史的发展足迹来说,消极的影响也许不会很大。如摄影技术并没有代替传统的绘画,主推影像功能的手机也丝毫动摇不了相机在摄影中的地位。反过来我们应该要学会使用AI,利用AI,让AI成为我们摄影作品锦上添花的工具,对于我来说,把AI和摄影作品进行结合,是我接下来想要尝试去的。

作为一个手机摄影师,亲身经历了近十年手机影像的发展过程,体验过了这种轻松快捷的摄影方式后,如今又出现了这样一种足不出户就能造像的神奇工具,既惊喜又好奇,我用它去到各个国家,各个年代,造出我心中一直梦寐以求的照片。

关于朝鲜的AI图像作品 —— 陆连宇

图像的真实性将被彻底的推翻

倪    梁

无像Imageless 创始人,出版人、策展人,

专注于摄影书出版及摄影艺术推广。

我们本身就处在一个图片获取与传播爆炸的时代,AI图像生成的介入必将加速这一过程。我想现在还很难判断未来静态影像会是怎么样的图景,但似乎有一点可以判定的是,图像的真实性这个属性将会被彻底的推翻了。

图像阅读这件事长久以来一直困扰着作为摄影行业从业者的我,AI摄影的出现或许会把这件事又推到另一个复杂的程度。

好在目前AI生成的图像依然是基于现存图片的投喂机制,其生成的图像基本也属于传统的审美范畴。因此我觉得短时间内,对艺术类的摄影影响不会太大。

但对于AI摄影的未来,我想我们任何人也许都无法判断。

不太敢相信照片了

陈    华

影像艺术家,高校电影专业教师,

曾入围侯登科纪实摄影奖

我觉得AI出的照片还蛮厉害的,有些如果不仔细分辨,把我这种拍了十多年照片的摄影师都会骗过去,而现在还只是AI的初步,将来对摄影的真实感,是蛮有威胁的

我喜欢在微博上看老照片,最近AI看多了,看别的老照片都会猛然琢磨,这是真的老照片?是不是AI拍的?不会是做出来的吧,让我不太敢相信照片了。

每个人的创造力不再被技术局限

闫 家 成

摄影师,设计师,一席讲者

AI摄影缺点能列一大堆,比如模糊真实与虚假之间的界限,容易制造出很多假新闻等等,但总体上我觉得是好事,毕竟AI消除了技术壁垒每个人的创造力不再被技术局限,现在都可以利用AI去表达了,所以接下来应该是残酷的想象力竞争了。

这是去年十月我初次接触midjourney并尝试制作的画面,输入卡夫卡《变形记》第一段话后产生的画面,那时我感觉新时代确实来了。

AI 图像作品 —— 闫家成

唤醒人们对真实影像的热情

曹    颖

太平洋电脑网影像频道主编,摄影师、撰稿人

在商业摄影领域,图片作为纯粹的商用工具,AI图像生成技术必然是更高效的,我预计大概率会率先逐渐取代一部分流水线式生产图片的职业摄影师,图片库的盈利也将会受到冲击。

技术的革新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解放,它让图像生成的门槛变得更低了,也更突显图像生成背后创作者思维的重要性,而更会运用AI提升效率的图像创意工作者,在商业上将会受到青睐。

对于我个人而言,直接摄影依然是我更偏爱的方式,因为拍摄过程的在场感,与现实的触碰、对时间的凝视,这些都是AI无法给予的体验,对于普通人而言,自己拍摄的图片更是承载了与AI图像无法比拟的个体记忆。

AI图像生成技术的成熟和滤镜技术的发展,让具有表象美的图像唾手可得,发展到最后,我认为有可能会反过来唤醒人们对于最真实影像的热情,既那些有瑕疵的、缺陷的,更接近于生活本质的图像。因为真实的图像变少了,也更可贵了

AI 图像作品 ——曹颖

AI 目前无法取代摄影师的创造力

ChatGPT

OpenAI 研发的聊天机器人

在评论区说说你对AI摄影的看法吧

我们会持续对 AI 摄影 的讯息和作品进行报道

编 辑:曹颖

撰 稿: 任悦  何博  李隽辉  储卫民  Tianxi  牛毅毅  Arya  Hitomi Ko  陆连宇  倪梁  陈华 闫家成

排 版:Yne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