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WEB视界-分享互联网热门产品和行业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人工智能AI > 正文

人工智能AI

华为“全世界最快的AI平台”首发!

1987web2023-09-21人工智能AI177

中国半导体论坛 振兴国产半导体产业!

推荐1:终于,我们把芯片半导体资料整理全了......

推荐2:任正非号召:华为员工必学的一份5G PPT 【附下载】

9月18日,上海,第四届华为全联接大会开幕,华为首次发布计算战略,基于架构创新、投资全场景处理器族、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商业策略、构建开放生态进行布局,计算产业新的大航海时代由此开启。同时,华为重磅发布了全球最快AI训练集群Atlas 900,加速科学研究与商业创新的智能化进程。

不止5G和鸿蒙,华为最新大招,扔出AI计算核弹。

刚刚,华为全连接大会开幕,推出又一重量级AI产品Atlas900

此前接受外媒采访时,任正非就已经预告:这是目前全世界最快的AI平台。

全球最快是多快?

华为给出数据——训练ResNet-50只需59.8秒

在同等精度上,比排名第二的选手快15%。

华为副董事长胡厚崑说,如此算力还可以广泛应用到科学研究与商业创新中,比如天文探索、气象预测、自动驾驶、石油勘探等领域。

伴随该产品发布,华为还披露了整体计算战略,这也是华为首次对外公开这一战略。

华为副董事长胡厚崑发表主题演讲

胡厚崑的发言要点如下

两年前,华为发布了新的愿景使命,就是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我们认为智能世界有三个特征,就是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要支撑这样一个智能世界,有两个关键的技术需要持续创新和投入:联接和计算。

智能世界的两大关键技术

大家印象中的华为一直是做联接的,在过去三十多年里,华为在联接领域持续不断地投资,从有线到无线,从2G、3G、4G,到今天热门的5G,华为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

然而华为并不只是一家做联接的公司。在我们看来,要支撑未来的智能世界,联接和计算缺一不可。事实上,联接和计算这两大技术,就象一对孪生兄弟,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可以说,在未来的智能世界里,联接到哪里,计算就到哪里,哪里有计算,哪里就有联接。过去我们联接谈得比较多,其实华为对计算的投入已有十年,今天重点向大家分享一下华为在计算方面的洞察与战略。

计算成为人类能力的延伸

首先谈谈我们对计算产业的一些观察。从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诞生,70多年以来,从大型机到个人计算机,从台式机到笔记本、到平板电脑,从智能手机到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体积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强,离人的距离也越来越近。

可以说,计算能力已经成为人的能力的一种延伸,沿着这样的趋势走下去,我们相信计算产业的发展前景是不可限量的。

计算模式不断演进

过去70年来,计算模式本身也在不断发展。我第一次接触到计算机,是从大学开始的,那个时候学编程,老师教的就是,你给一个公式,它就给你一个结果,事实上这就是一种基于规则的计算模式。这样一种计算模式,当初很好地解决了人口普查、弹道计算等问题。

然而,对于一些无法用确定规则描述的问题,比如说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实时翻译等,基于规则的计算模式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很吃力。

可喜的是,科学家们找到了一种新的计算模式,就是基于统计的计算模式,能够很好地解决以上提到的这些问题。并且,这种基于统计的计算模式,也成为了当前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基石。

我们认为,这种基于统计的计算模式将逐渐成为主流。预计5年后,AI计算所消耗的算力,将会占到全社会算力消耗总量的80%以上,基于这样的变化,我们认为计算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智能时代。

计算进入智能时代

在计算的智能时代,我们认为有三个重要特征。

第一个特征,需要超强的算力。统计计算本身就是一种暴力计算,高度依赖于算力。举个例子,为了让计算机认识一只猫,就需要数百万图片的训练,这对算力的消耗是非常惊人的,面向自动驾驶、天文探索、气象预测等更复杂场景,对算力的需求将会更大。

第二个特征,计算和智能将会无处不在,而不仅仅是分布在中心侧。从中心节点的暴力计算,到边缘侧的专业计算,如基因测序,以及端侧的个性计算,如耳机、手机,一起构成了未来智能时代的计算形态。

第三个特征,端边云之间需要高效的协同。中心侧负责通用模型的计算,为端侧的个性化计算和边缘侧的专业化计算,提供协同支撑。

2万亿的计算产业大蓝海

要实现这三个特征,我们依然面临很多挑战。比如,超强的算力,探索新的计算架构,面向全场景的处理器等等。

在华为看来,挑战恰恰意味着机会,挑战越大,机会就越大。我们面临的是一个计算产业的大蓝海,这里引用Gartner的数据,预计到2023年,计算产业的规模将超过2万亿美元。

华为计算产业战略

因此,华为坚定不移地投入计算产业,我们主要从四个方面来布局,包括对架构创新的突破、对全场景处理器族的投资,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商业策略,以及不遗余力地构建开放生态。

AI计算:全栈全场景AI解决方案全面落地

去年全联接大会上,华为发布了全栈全场景的AI解决方案,坦率地讲,当时我们只交付了用于推理的昇腾310处理器和ModelArts应用开发平台。

今年,我们的用于训练的昇腾处理器和AI计算框架MindSpore都已经发布了。至此,华为的全栈全场景AI解决方案全面落地,大家可以放心地和我们来开展合作。

发布Atlas 900:全球最快的AI训练集群

今天,我们将发布一款重量级的产品——Atlas 900,这款产品汇聚了华为几十年的技术沉淀,是当前全球最快的AI训练集群,由数千颗昇腾处理器组成。

在衡量AI计算能力的金标准ResNet-50模型训练中,Atlas 900只用了59.8秒就完成了训练,这比原来的世界记录还快了10秒。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短跑冠军跑完终点,喝完一瓶水才等到第二名。

Altas 900由数千颗昇腾910组成,算力能达256~1024PFLOPS@FP16。

训练ResNet-50只用了59.8秒的集群规模,用到了1024颗昇腾910。

实际应用中表现也非常亮眼。在天文领域,能够将传统169天的任务,缩短到10秒02。

昇腾910芯片亮相于去年的全联接大会,今年8月正式商用,是全球第三款、中国首款AI训练芯片。

华为将如何落地?怎样驱动落地?华为现在也全盘托出。

昇腾910采用华为自研的达芬奇架构,号称算力最强的AI处理器,7nm工艺制程,最大功耗为350W,实测310W。

该芯片跑分对标也很明确。直接对标英伟达Tesla V100,主打深度学习的训练场景,客户面向AI数据科学家和工程师。

接下来分享一个天文探索的案例,是华为联合上海天文台与SKA共同打造的,天文研究高度依赖于海量的数据分析和计算,离不开超强的算力支持。

以下是一张南半球的星空图,这张图上有20万颗星星,用人眼是看不见这么多星星的,这些画面来自于SKA射电望远镜的数据。

当前条件下,天文学家要从这20万颗星星中,找出某种特征的星体,相当困难,一个天文学家需要耗费169天的工作量,才能完成这项工作。现在用上Atlas 900,只用10秒,就从20万颗星星中检索出了相应特征的星体。

而且, 华为也将进一步介绍了通用计算的落地状况,总共分四步走:

首先,打造有竞争力的通用计算处理器。

其次,持续投资板卡、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编译器等关键技术和产品,打通生态全链条,完成系统级验证,帮助合作伙伴更好地销售整机。

第三,华为与伙伴合作共同打造鲲鹏产业生态基地,目前已落地北京、上海、重庆、深圳、成都等城市,在平台搭建、培养人才、应用示范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

而且,这些产品不仅仅只在中国。

之前华为就透露,基于鲲鹏处理器的系列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将面向全球市场,起于中国,服务全世界。

华为副董事长说:华为有AI,华为在务实落地,大家可以放心跟华为合作。

你怎么评价华为这次扔出的核弹?

- END -

*免责声明: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芯论转载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的观点,不代表芯论对该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异议,欢迎留言联系芯论。

上海陆家嘴财经频道

ID:ljztouzi

简介:关注财经频道 分享有价值的财经资讯

长按上方二维码识别关注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对于此事,大家咋看?欢迎留言!

为中国企业崛起

转发给身边朋友

2019年,半导体人必须关注的5个公众号!

***************END***************

半导体行业最火的微社区平台!聚集100万IC从业人员!

招聘、资讯、求购、专家观点!

扫描二维码进入微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