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WEB视界-分享互联网热门产品和行业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人工智能AI > 正文

人工智能AI

原创DeepSeek背后的虚与实

1987web2025-02-27人工智能AI61
DeepSeek这个话题近期成为了热门议题,让我们从新的视角来探讨这个问题。各位是否还记得,就在前两年,网络上广泛讨论着一些问题,如数字经济是否等同于虚拟经济,硬科技是否才是真正的科技等。

DeepSeek这个话题近期成为了热门议题,让我们从新的视角来探讨这个问题。各位是否还记得,就在前两年,网络上广泛讨论着一些问题,如数字经济是否等同于虚拟经济,硬科技是否才是真正的科技等。

然而,近两年这类讨论逐渐减少。这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那些被视为二元对立的事物,其实并没有那么明确的界限。

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是,随着Open的兴起,人们开始认识到AI技术的巨大潜力。AI技术,是虚实结合的技术,也就是大模型与GPU的结合。Open的出现让我们有了紧迫感,意识到美国在科技领域又有了新的突破,这种虚实结合的新趋势让我们深感若不紧跟步伐,就可能被时代所淘汰。

近期DeepSeek之所以受到广泛关注,是因为大家看到在AI技术的前沿领域,中国的大模型终于崭露头角,与世界最前沿的技术同步。

回顾移动互联网浪潮时,中国与世界的步伐是同步的。十多年前,我们为中国的电商、移动支付、社交和商业服务的崛起而欢呼,为中国的商业创新鼓掌。然而,自2018年的贸易战和技术战以来,部分人开始质疑中国的创新只是基于庞大人口基数的模式创新,无足轻重。然而,我们不能忽视的是芯片等硬科技的瓶颈问题。

众所周知,阿里的电商、支付宝的支付和金融等业务均起源于杭州,在互联网时代也是先行者。当时唯硬科技至上、唯硬件至上的声音出现后,甚至有人对杭州的创新力产生质疑。但事实上,从去年开始,杭州不断涌现出新的创新企业。如游戏科学的《黑神话·悟空》游戏大火,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惊艳亮相并登上春晚,而DeepSeek的热度更是持续不减。包括这几家公司在内的众多企业,逐渐形成了坊间口中的杭州六小龙。这六小龙的业务涵盖了系统、硬件、游戏等多个领域,但底层逻辑都是数字经济。

这些创新并非孤立存在,而是软硬一体、虚实结合的。以机器人为例,其背后也需要连接云上的数据。因此,我们不能再用过去的思维模式将软件和硬件割裂开来。未来是数字经济时代,所有产业活动都将数据化。数据如同血液般流动,承载数据的体系则是血管,而控制数据的中枢则是AI。若只注重硬件而忽视数据科技,就如同一个人只有肌肉而没有神经网络。

回顾历史,杭州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积累是宝贵的。电商、支付、金融等领域曾被视为虚拟经济,但实际上它们都是数字技术最重要的应用场景。技术进步本质上是由场景推动的。当时杭州具备了这些场景的基础,从而打造了阿里云等强大算力,同时在数字技术方面的人才储备也十分丰厚。因此,在这样的城市涌现出AI领域的公司是合乎逻辑的。

归根结底,AI的本质是数据处理。AI能力的强弱,取决于数据处理能力的强弱。由于中国在互联网时代就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应用场景和技术储备,因此在数据处理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在全球范围内来看,中国就像高速路上奔跑的车辆,其中两辆领跑,一辆是中国,一辆是美国,其他国家则大多停留在拖拉机的水平。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说AI之争就是中美之争,与其他国家关系不大。这就像村里的F1赛车大赛,只有两个大户在竞争,其他人只能围观。因为他们的实力还不足以支撑赛车的轮子。

从《黑神话》到刚刚火爆的《哪吒2》,中国在游戏、电影、动画等领域的成就令人瞩目。这些看似虚拟经济的背后,其实都是硬技术的支撑。以游戏为例,大家都知道游戏吃显卡,但可能不知道动画和电影特效也同样依赖显卡。显卡的诞生源于游戏,若没有游戏这样的虚拟场景,AI的发展也将受限。

如今有了DeepSeek,大家在模型层面的焦虑得到了缓解。但仍然有人担心硬件是否会再次被卡脖子。我对此持乐观态度,因为中国的数据处理需求和应用场景的丰富度将推动上游硬件领域的发展。虽然这需要时间,但这是必然的趋势。

中国最大的底气在于其庞大的市场规模。因此,对于所谓的虚拟经济,我们应该重新审视。中国在游戏、影视、动画等领域的虚拟经济越发达,我们的硬科技需求就越大,突破也就越快。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明白,中美之间的竞争是全方位的竞争。这包括经济、科技和文化等多个层面。我们不仅要在传统制造等美国相对较弱的领域保持领先地位我们也要在数字技术、影视动画和文化传播等美国强势的领域取得领先地位;并不是说因为美国在搞所谓的虚拟经济,我们就反过来只注重硬件和制造业去了的 。

综上所述,DeepSeek的兴起不仅让我们重新认识金融和投资的价值也是数字

而且,它所从事的金融领域中,最为人所诟病的是量化交易。在许多人的眼中,这种量化行为完全无法创造任何有意义的价值,甚至被视为可耻的套利行为。然而,量化交易与AI之间存在着天然的高度关联性,这表明金融本身是推动数字技术发展的重要场景。

在之前的某次暗涌采访中,梁文锋提到,创新并非由顶层设计所决定,而是依赖于每个人的自由生长和不断试错。他进一步强调,创新并非仅靠资本的堆砌,而首先是一种信念问题。当我们思考硅谷为何具有强大的创新能力时,我们发现他们的勇气是关键所在。

我深感梁文锋还有后半句未说出口,那就是在津巴布韦等地的人们即使拥有硅谷人的勇气去创新,也未必能取得同样的成果。这是因为,在硅谷这样的地方,创新的灵感得以迸发后,能够迅速找到团队进行验证,以低廉的价格租用服务器搭建环境,同时也能吸引风投的注资和顶级专家的咨询。

这次DeepSeek的突破正是一个生动的例证。一位年轻研究员的灵感闪现后,公司迅速组织团队进行数月的验证,最终确认了方向的可行性,并加大了资源投入。这显示了杭州地区已经开始呈现出硅谷的风格。

如今,许多人都在称赞DeepSeek坚持长期主义的态度,不急于商业化,不追求日活跃用户数,而是专注于做大模型。然而,长期主义的坚持需要资金的支持,若没有幻方的投入,DeepSeek难以维持其长期主义的理念。

对于美国的认知,许多人存在片面之见。虽然美国金融和科技都十分发达,但当提及金融时,很多人仅视为虚拟经济,似乎对美国的金融与科技之间的关系理解不足。他们似乎只看到了科技的价值,而忽视了金融的重要性。

当然,中国与美国的国情有所不同,美国的金融过度发展确实带来了一些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美国的科技金融做得非常出色。硅谷之所以成为硅谷,就在于其强大的科技创新得到了金融的坚实支持。尽管硅谷位于西海岸,华尔街位于东岸,但它们在推动科技创新上相互交融、相辅相成。

因此,在中美竞争的语境下,师夷长技不仅要在科技本身上下功夫,还要借鉴科技与金融之间的互动机制。

当前,DeepSeek的成功只是一个开始。当土壤条件适宜时,各种优秀的成果自然会涌现。这些成果往往出乎预料,正如经济运行的规律一样,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然而,有一点是明确的,创新不能被预先规划。只有包容各种行业和领域,不问虚实,才能释放出具有巨大价值的创新成果。

我之所以经常谈论这些话题,是因为我深感许多人有着从事游戏、动画、软件开发等领域的天赋和兴趣,但由于各种原因选择了其他专业方向。这种选择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个人命运和社会进程。因此,我们需要形成一种共识,尊重每个人的兴趣和天赋,让他们能够在适合自己的领域中发光发热。

全文完。感谢大家的阅读与思考。如果喜欢这篇文章的话,请点赞、评论并分享给更多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