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牛市场已来!DeepSeek预测十大牛股!
科技牛市场已来!DeepSeek预测十大牛股!
这是牛市,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始无前例的科技大牛市。
风得标就是港股科技股。
恒生指数新高,恒生科技主升,价值重估的那些核心资产源源不断的往上推,科技牛市无疑,
当下定义为deepseek带来的中国科技AI资产重估,并走向世界舞台竞争的觉醒。这个深刻的认知可能会决定你未来两三年的投资结果。
先来看一下港股。
在港股2600多个票中,以下这些票的涨幅都是在80名前,说明成交量这个指标有效
那么我们看到,至少的涨幅都是50个点起步。
代表的方向有
中国科技价值重估的,阿里巴巴
云业务重估的,联通
数据中心的,万国数据,金山云
具身智能和智能驾驶的,地平线
芯片的,华虹半导体
AI医疗的,阿里健康,晶泰
AI应用的,美图,汇量科技
还有大家熟悉的腾讯啊,阿里云的代理商伟仕佳杰出,云的亚信科技,具身智能的速腾聚创,智能体的金蝶国际。
我在xxx躲牛市。这里可能是白酒、新能源、地产等。
这背后反映的是一种无可奈何和焦虑的心态。
注册制后,股票太多,现在的牛市不可能是指数的全面牛市。
牛市只可能是局部牛,20%走牛80%当血包。
而这一次是科技牛。
选取2025年2月份,涨幅前10,选取,市值大于100亿,10日区间成交量大于50亿。选这个角度主要是为了排除点市值小和成交量小的炒作概念,大于100亿至少说明这个公司的估值,日均成交量大于5亿,至少说明是源源不断资金买上去的。
当下,是不是除了科技类的、TMT类的股票,大部分所谓的白马股,蓝筹股,甚至其他中小市值的股票都不怎么好?
其实,这就是一种逼空行情,逼迫你追它们!
类似的情况有很多,比如2016年的白酒抱团行情,
2020年底~2021年初的茅类,宁类等所谓的核心资产!
还有去年一直涨那些高股息的、红利板块的银行石油电力等;
甚至还有924那一段时间最猛的大金融;
每一次都一样!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开始你不相信,到相信到不敢加入,到最后大部分人熬不住了打不过就加入,这时市场的风格又要开始变了。
以下是我让DeepSeek回顾一下九年前的杠杆牛。预测下未来的十大牛股。只学方法,不作推荐。
一、2015年互联网+行情的政策背景与市场环境
1.政策驱动:互联网+国家战略的落地**
顶层设: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互联网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覆盖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智能制造等领域。
金融支持:央行通过PSL(抵押补充贷款)等工具释放流动性,同时内地与香港股市互联互通(沪港通)进一步激活市场资金。
行业转型:传统行业(如金融、医疗、教育)借助互联网技术升级,催生新业态,例如P2P、在线医疗等。
2.市场环境:资金涌入与情绪催化
楼市资金转移:2015年楼市低迷,大量资金转向股市,叠加杠杆资金入市,推高市场热度。
并购重组潮:互联网企业通过并购扩大规模,例如暴风科技借壳上市后暴涨1950%,成为妖股之王。
流动性宽松:央行定向降准、降息,市场流动性充裕,中小创股票因市值小、题材多更受资金青睐。
二、2015年十大涨幅股的行业与基本面分析
|股票名称(代码)|涨幅|行业|核心逻辑|
|------------------|---------|----------------|------------------------|
|易尚展示(002751)| 1325% | 3D展示技术|虚拟现实(VR)技术应用|
共性特征:
1.小市值+高弹性:前十名多为中小创股票,流通市值低,易被资金控盘。
2.题材驱动:VR、互联网金融、国产替代等概念叠加政策利好,形成短期爆发力。
3.业绩预期模糊:多数公司当时净利润基数低,市场更关注故事而非实际盈利。
三、2025年科技股牛市潜力赛道与十大候选股预测
核心逻辑:对比2015年互联网+行情,当前科技股的驱动因素更侧重国产替代+硬科技突破,重点关注以下领域:
1.半导体设备与材料
行业逻辑:美国技术封锁加速国产替代,光刻机、EDA工具等卡脖子环节需求爆发。
潜力股:
2. AI应用与算力
行业逻辑:DeepSeek等大模型商业化落地,推动AI+医疗、教育、制造场景渗透。
潜力股:
3.机器人与自动化**
行业逻辑:人口红利消退+制造业升级,工业机器人需求年均增速超20%。
潜力股:
埃斯顿(002747):国产工业机器人第一梯队,海外并购加速技术整合。
4.新能源技术迭代
行业逻辑:固态电池、钙钛矿光伏技术突破,重构产业链格局。
潜力股:
协鑫集成(002506):钙钛矿组件量产在即,2015年涨幅股老树新芽。
5.卫星互联网与6G
行业逻辑:低轨卫星组网加速,6G技术标准争夺战开启。
潜力股:
四、投资建议:如何捕捉十倍股?
1.政策敏感性:紧盯国产替代(半导体、工业软件)、AI伦理立法等政策动向。
2.技术壁垒:优先选择研发投入占比超10%、专利数量领先的企业(如中微公司研发占比达30%)。
3.资金共振:观察公募基金持仓变化,例如光线传媒因基金提前布局年内涨幅超200%。
结语
2015年的互联网+行情是政策与资金共振的结果,而2025年的科技股牛市将更依赖硬科技突破与全球化竞争格局。投资者需在喧嚣中甄别真成长,避免盲目追高题材股。
我们看一下下面的表格,不会发现与2015年很相象么?